朋友和我说要在网上开个水晶饰品shop,让我给起个名字。挠了半天头,想出来的无非是一些寻常通俗的名字。朋友撇撇嘴,说你以为我准备开百年老店啊,用些这么严肃的名字?我说你自己准备用什么名字,她说还没想出来。
前两天她说就叫“紫晶格格”怎么样?呵呵,我一下子笑出声来,这个名字真的让我想不出来。她说她的实体店也开业了,名字就叫“紫晶格格”。因为面对的是普通大众,或者是学生一族,晶莹剔透的水晶是年轻人最喜欢的饰品之一,既没有金银宝玉的俗气,又没有钻石铂金的昂贵;精致、脱俗是水晶饰品的流行元素,清纯自然是年轻人的风格,两者相得益彰,所以店的名字也需要有时代气息,切近服务阶层,我想了一下,深以为然。
紫晶格格,其实,单是有了晶这个字就让人清凉沁人。很小的时候,家里有一个小小的饰品,是一个紫砂的花盆里生长着数块天然的水晶,四方有楞,规则透明。那时家居农村,这个盆景是爸爸从城里带回来的,所以并不多见,相对显得珍贵些。毕竟身处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,要知道,那时候就是用红白蜡烛溶在蛋壳上做成的蜡花,在村里就算不错的奢侈装饰品了,何况一株水晶。
听老人们说我的这支前辈几百年前来自江苏东海,那里正是水晶的故乡。所以对水晶有一种很亲近的感情,那是家乡的特产啊。其实并不在意生在哪里长在哪里,可是内心总想有个归属,正如常言说的“树高千丈落叶归根”,这也是一种寄托而已。以前出差的时候专门去了一趟东海,很平常的一个县城,没有很特别之处,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,但是还是在内心里有一种无形的惦念,毫无道理而又根深蒂固。
在连云港出差的时候,主人们请客,酒酣耳热之时,聊起地域方言,他们说山东人方言叫“北侉子”,我笑着说那你们就是“南蛮子”了,他们说你不算,你老家还是江苏的,我笑而不答。其实,生在斯长在斯,已经失却了很多东西,也有了很多新的收获,不妄言地域的优越与否,只是割舍不掉内心根的概念。如今,根在哪对我而言很踏实的,那就是母亲在哪我的根就在那,不需要再多加论证了。
晶花如钻,在透过窗子的阳光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。这是朋友送我的一株水晶原坯未加修饰做成的景致。相对博古架上那颗价值不菲的红云水晶球,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水晶石品——朴素、不加雕琢。不能说天然的就是最美的,如果天边的天鹅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幻,还不如惜取眼前的风景。年少时信念渺如鸿鹄,而如今落入平常人家,既然不能拥有华丽高贵的钻石珠宝,那么品味欣赏这株来自老家的水晶棵子还是实实在在的,何况她是出自“紫晶格格”这么青春靓丽的饰品小店。
“请以端溪润,酬君水玉明;自得山川秀,能分日月精。”自小以为水晶以纯为珍,了解以后才知道黄色发晶比较少见,紫色水晶也是珍品。想想也对,正如人的一生,年少时清纯透明,历经岁月风吹雨打之后才懂得了单纯并不是处事资本,看一个人是否有内涵,不单单以一个标准来衡量了。如果一个成年人还表现的清纯可爱,那只能说他还不成熟。只因为这个世界就象我桌上水晶株一样,上部晶莹可人,越往下越浑浊越发看不透了!
紫晶格格,看来水晶的性别是女性,估计没人会固执的认为她是男的。既然她是女的,那么也会有女性的风格和命运。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于污淖陷沟渠”,这是红楼梦的一句词,印象颇深。记得看《一帘幽梦》电视剧,剧情忘的差不多了,可是那串串珠帘依然印在脑海里。就如小时候很喜欢拥有一串风铃,长大了想有一串珠帘一样,妈妈随口说风铃是女孩喜欢的玩具,结果我就一直不能迈出喜欢异性的东东这一步。而如今还是忍不住买了一串风铃,风过来叮叮咚咚的很是悦耳,有时候盯着它怔怔出神,不是为了看它随风摇曳,而是追寻一种情绪,一种久别的记忆。
我想,如果我想,我会如过去所愿拥有一幕珠帘的。
2006.6.27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