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江南
淡淡的云朵,静静的挂在午后的窗帘上。
四月的柳风,清澈流水般携着洁白的柳絮行走在大街小巷。
喜欢这个季节,让我恍然进入一个遥远的梦境:绿柳飞燕戏青蛾,碧湖蜻蜓落莲角;夜半雨丝湿院落,一地梨花轻似雪。
很小的时候,或许是受了许多唐诗宋词的沾染,一直向往着如诗如画的江南山水,希望有一天能浸入远方的青烟淡雾,惜此愿未酬。如今依然把一丝牵挂,系在江南岸畔,孤帆远影上。
曾经一个春日,和同事出差到南京,办完了公务踏上归程的时候,有意在扬州逗留了半日。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”就因诗仙李白的一首七绝,让扬州成了千古名城。在我眼里,扬州虽然在长江北岸,却和苏州、杭州一样,是江南水乡的标志。
还未踏上这个积淀着江南文化的城市,就让我充满了期待。
扬州,在我心中应该是绿水荡漾、小舟轻摇,青瓦白墙、勾檐相对,仕女如云、羽扇纶巾,户列珠玑、门盈锦绣,吴言软语、自古繁华的江南名城。下车伊始,就东张西望,希望能耳目一新,略有遗憾的是,市区建筑还是那样似曾相识:街如寻常小巷,人如邻家旧友,不知是失望还是释然。或许初来伊始,未曾潜入这个古城名邑的悠然所在,所以没有体会到她幽深地内涵。
果然,那丝遗憾在游览瘦西湖以后就烟消云散了。
小舟轻橹,两岸阅尽春色;一泓锦带,十里锦绣美景。月来满地水,云起一天山。伸手掬水,任心驰骋;多少繁华,几度春秋,就这么淡淡划进了画舫古筝之中……
很喜欢姜夔的词,《扬州慢》佳句“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!”,似乎点出了西湖美景所蕴含的世间千年沧桑和人生悲欢离合的无奈。徜徉在碧波粼粼的湖面,眯上眼睛,看湖光潋滟,荷叶田田,感喟多少才子佳人、王侯将相的故事,在这春意纯纯里古桥掩映中演绎过或者演绎着。
或许扬州没有杭州平湖秋月的绰约浩淼,景致没有姑苏苏堤春晓的精致雅丽,但眼前 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” 的美景足以充盈内心的期待了。其实,抛开苏杭不说,“六朝金粉,秦淮风月”的古都南京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”何尝不是梦中江南?
毕竟,人不能走尽天下之路,阅遍世间奇葩;能举一反三,以管窥豹,何尝不是一种所得?寄寓陋室,自梦江南,也是一种自慰凡心之举。唐·杜牧有诗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,不知道江南是否有人亦如自己,寄梦一个春日的午后?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;
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2007-04-18 16:52:16